《古诗》教学设计

时间:2025-03-31 11:28:22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知道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初步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写几句话。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述:小朋友们,春天到了,春风拂面,百花齐放,人们心情舒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古代诗人抒发自己对春天喜爱的古诗。

2.板书课题: 1、古诗两首

二、揭示《春雨》

1.观察图:你们看到了什么?见过雨吗?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雨呢?春天的雨有什么作用呢?

(大雨、暴雨、毛毛雨、雷雨等。这是一种自然现象,表现出来的形式很多。在民间谚语中,有“春雨贵如油”、“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样的的说法。对于农田来讲。春雨是十分重要的,它可能决定着一年的收成。)

2.介绍《春雨》:唐朝大诗人杜甫在成都居住时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叫《春雨》。

简介:杜甫:字子美,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深刻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被后人称为“诗史”。《春雨》原题《春夜喜雨》课文节选了前四句。

3.看看题目:你们知道,诗中写了什么?

(雨下的季节和时间)(原题中感受到这个雨是好雨是及时雨,还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雨的喜爱之情)那诗人是怎样写的呢?春雨能带来什么呢?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呢?请同学们先听老师读这首诗。

三、精读《春雨》

1.学生练习读。指名读,正音。

2.读了这首诗,你觉得春天的雨怎样?(春天的雨是好雨) 板书:好

3.这春雨好在哪儿?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呢?

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重点理解“知”。 时节:时令,季节。 当:正当,就在。 乃:就。

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这一句诗的意思是:这真是一场“好雨”,像知道什么季节需要什么雨水,春天一到,就下起来了。因为春天庄稼最需要雨水,所以诗人说春雨是好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春雨知时节,适时、应时、及时。真是给人们带来好处。)

为什么说春雨是好雨呢?

②“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

潜:与大雨、暴雨的哗哗啦啦不同,潜是悄然而至、无声无息的,随风而来。

润物:滋润万物。

这句诗的意思是:春雨在夜间,趁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轻轻地洒落,无声地滋润着万物。春天花草树木复苏了。成活了生长了,默默无私奉献着自己

4.总结。春雨做了好事却不声不响,怎么不是好雨呀!这两句从听觉上写出了雨的悄然而至、无声无息的默默奉献。

5.指导朗读、背诵。教师范读,强调节奏。学生练习朗读:指名读,齐读。

6.总结:这首诗赞美了春雨及时而下,无声地滋润着万物,反映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7.拓展欣赏:原诗有八句,这里节选的是其中的前四句,后面的又是怎么写是春雨的呢?请大家欣赏一下。多媒体课件示《春夜喜雨》。

8.补充阅读《春雨的色彩》。

四、写字指导。

五、作业

1.朗读《春雨》,熟读背诵。

2、 抄写“春雨”、“时节”各两遍。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

1.指名有感情地背诵《春雨》。

2.用自己的话说说《春雨》的诗意。

二、揭题

1.小朋友,春天已经悄悄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说一说,春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播放课件)

2.想象春天的美景。说话练习

(春天来了,柳树姑娘穿上了新衣服,小草从地下钻了出来,鸭妈妈带着可爱的鸭宝宝出来春游了。)

(春天来了,燕子从南方飞来了,他用剪刀似的尾巴剪出了祖国的山河美。青蛙醒了,看见周围的小朋友正忙着种葵花,它赶忙跳出洞口捉虫子去了。)

3、 过渡:草青了,树绿了,花儿开了,鸟儿唱起了欢乐的歌……多么诱人的春色,多么美好的春光啊!古时候,诗人们为此写下了许多美妙的诗篇,《春晓》就是其中精彩的一首。

4.解题。那么,春晓的“晓”是什么意思呢?请翻开字典查一查。春晓就是指什么呢?(春天的早晨)

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简介孟浩然。

三、自学古诗。

1.同学们,我知道大家都能背这首古诗,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它的意思。

2.今天我们学习这首古诗,就以同学们自学为主。

3.请同学们开始自学,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查字典,可以和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讨论一下,然后试着把诗句讲下来。

4.学生自学古诗。

四、交流学习情况。

1.字词理解。

晓:早晨,天刚刚亮。

啼:鸣叫。

觉:多音字,强调两种读音的组词。理解意思:感觉、知道。

2.理解诗句的意思。

春天的睡眠格外香甜,不知不觉中已经天亮了,这时耳边到处能听到鸟儿啼叫的声音,朦胧中记起昨天也也夜里下雨声和刮风的声音,不知道又会有多少花瓣凋谢了,落到地上。

3.有感情地朗读《春晓》,注意读好停顿。

五、总结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描写了春天一个雨后的早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爱春惜春的真挚感情。

2.春天这样美,有多少诗人曾经赞美过它呀!把你所知道的关于春天的诗朗诵给大家听,好吗?

学生吟诵有关春天的诗句。

六、作业。

课堂:背诵并默写古诗。

课外:1、 说说两首诗的意思。

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请写下来。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

1.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重难点、关键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此处隐藏26527个字……

教学准备:

1、师生查找有关诗人、诗作的相关资料。

2、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调动积累,揭示课题

1、启发学生回忆背诵过的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2、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 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3、介绍作者: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

了一些好事。他和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

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意。

3、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4、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2)解释词语:

“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楼台”、“四百八十寺”

(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大致即可)

三、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1、提问:诗歌的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2、学生默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4、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意境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5、带着理解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会认识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有感情地背诵两首古诗,理解诗中所表现的秋天的焕然生机,再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3、培养孩子乐于背诵古诗,积淀经典文化底蕴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识字写字

1、自主认读生字条里的所有生字,不认识的借助拼音解决。

2、小老师领读。

3、同桌互相听读。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5、同桌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6、扩词练习。

7、写字:

⑴分析字形,掌握规律。

⑵师范写“枝”“刘”,提醒此二字的第四笔均是“丶”。

⑶描红、临写,评出优秀。

二、朗读感悟

1、《赠刘景文》。

2、整体感知:

⑴自读两首古诗,读准字音。

⑵同桌之间听读。

⑶小组合作交流,通过读诗,你知道了些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之处?

三、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师配乐范读两首古诗,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生说说自己“听诗”的感受。

3、生自由练读──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美,感受诗的韵律美。

4、配乐赛读、评读。

5、指导背诵。

四、实践活动

1、从两首诗中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进行“诗配画”活动。

2、开古诗朗诵会,每组出两个节目,一个集体朗诵,一个个人朗诵。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学了前面的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么样的呢?

2.古代的人啊,跟小朋友一样也非常喜欢春天!所以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

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去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题。(区分春村的读音)

2.自读古诗,自学生字。

1) 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

2) 准确认读诗中的生字。

三、试读课文、读出诗韵

1.师范读。(注意读好韵脚晓、鸟、少和天、烟、鸢。)

2.学生跟师读。

3.指名读。

4.师生对读。

5.学生齐读。

四、认读、识记生字

1.指名拼读生字。(领读)

(注意读准诗、首、处和村、醉、散的声母。)

2.齐读生字。

3.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1) 自由记生字。

2) 共同探讨识记生字的办法。

(比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改一改等。

自首 舍古 读诗 对树村 睡眠

闪问间闻 屋居 醒醉 亲童 外处)

五、巩固生字

1.认读生字卡片。

2.读词语巩固生字:

两首古诗 一首儿歌 冬眠 到处 见闻

乡村 居住 烟花 童话 散步

六、指导写字

1.书写生字古、声、多。

2.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生字笔顺,并逐一指导。

古:横要长而凸。

声:上为士,上横长,下横短。

多:上下两部分一样,但位置要注意必须写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

3.生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齐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

二、朗读感悟、理解古诗

1.看课文插图,听配乐朗诵。

2.全班齐读《春晓》、《村居》。

3.学生自由读,思考:我从中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4.交流汇报自读情况,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5.分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6.反馈释疑,教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简单讲解或点拨。

三、背诵古诗

1.指导朗诵。(感悟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1) 师范读。

2) 自愿读。

3) 比赛读(同桌赛、小组赛)。

2.背诵古诗。(指名背、小组背、齐背、师生对背等。)

四、指导书写

1.口头扩词:

古()()()声()()()

多()()()处()()()

知()()()忙()()()

2.书写生字处、知、忙。

3.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生字的笔顺,并逐一指导。

处:半包围结构,捺要拖长、包住。

知:左右结构,口在右边偏下。

忙;左右结构,竖要垂直且稍长。

4.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五、扩展活动

班里开展一次放风筝活动。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