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的优秀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只有一个地球》的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只有一个地球》的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
1、联系课文中语言环境理解渺小、恩赐、慷慨、枯竭、再生、遨游等重点词语,并会用渺小、贡献造句。
2、掌握本课的说明方法,理清文章层次,段落间的关系,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
3、培养朗读能力,能写出读后的收获。
4、教育学生树立环境意识,要从我做起保护地球。
【教学重点】
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够居住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懂得课文题目只有一个地球的意思。
本课可采用变序教学法,抓住重点段辐射全文,让学生在课文中理解,读中感悟。
具体教学环节安排如下:
一、提出课题,整体感知
1、提出课题后,让学生说说从这个课题中你想到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直接点明课题的段落,并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二、变序教学,提纲辐射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段中语句填空:
因为这个地球太( ),同时又太( );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 );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 ),所以要精心保护地球。
2、学生齐读填空题,说说从课文哪些段落可以感悟到要精心保护地球的原因。
三、教给学生举一反三
学习第一段。
默读第一段。找出你喜欢的语句,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训练朗读,通过理解母亲、摇篮等词语,指导学生带着亲切、感激之情练读重点语句,学生评议读的效果怎样。
出示遥看地球表面的图象,师生一起描述看到的美丽景色。
理解完后,再练读描写地球美丽壮观的语句。
抓住重点词语,了解人类生活范围为什么是很小的。
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四、质疑自学,讨论探究
教学要继续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探究,例如:默读、质疑、解疑、讨论、查找资料等形式,给予学生更广阔的空间,以便学生掌握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学习第二段。
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把没读懂的内容用笔标示出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师把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明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可再生资源为什么不可再生了?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威胁?为什么说地球是无私的?课文从哪几方面讲了人们对地球的破坏?让生讨论自己解决问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类都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表现。有的学生会拿出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共同讨论人类具体都做了些什么,都造成了哪些生态灾难?让学生谈感受,引导学生认识地球是可爱的,可破坏是残酷的。
指导朗读。
填空训练:地球上的水资源本来是可以( ),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向水中排放( ),不但使它( ),还会使人( ),鱼类( ),所以我们应( )。
五、自读自悟,学习第三段
1、讨论为什么不能够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让学生结合书上的内容和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解决问题,这样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联系上下文理解资源枯竭。
3、抓住关联词但是即使也是领悟第七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六、感悟重点,延伸展开
1、再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课文主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要求我们怎么做?
2、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例举自己所知道的自觉保护地球的人和事。
七、回归整体,感悟内化
1、让学生说说对课文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朗读全文,说说课文为什么用只有一个地球为题,谈谈学完课文后的感受,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读后感。
3、老师设计一项扩展应用性的作业,每个同学回去之后再细细赏读课文,在进一步鉴赏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构思一幅宣传画,设计一句广告语,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为北京申办奥运做一点贡献。
4、教师总结谈话: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保护地球这一要求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争当一名环保小卫士。
《只有一个地球》的优秀教案2第二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16课只有一个地球的最后两段。通过我们共同的学习,让我们对地球有更多的了解和更深的认识。
二、复习:
首先,我们来复习前两段的有关内容。我们采用抢答的方式来完成。(出示灯片)
1、地球的表面积是多少?
2、人类活动的陆地只有多少?
3、通过这两个数字说明了什么?
4、人类是怎样破坏不能再生资源的?
5、人类是怎样对待再生资源的?小结:通过抢答,说明同学们上节课学得很好,希望这一节课学得更好。
三、质疑问难:
你还想了解关于地球的哪些知识?(老师鼓励学生质疑后,把问题归类,有些问题作为课外阅读去处理,与课文有关的问题放在课堂教学中解决。)
四、讨论,学习三、四段:
1、这就是我们的家园──地球(出示投影片)它太可爱了。在茫茫的宇宙中,它是最奇妙,最美丽的一个星体,它在黑暗中静静地闪耀着蓝色的光辉,它缓缓地转动着,转动着,可是,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遇到了威胁。于是有人提出移居到宇宙中别的星球上去。对于这个设想,科学家是怎样回答的呢?(引导学生默读第三段后回答。) (板书:不能指望移居。)
2、科学家认为不能指望移居的理由是什么?(抽一学生朗读第三段,其余学生用①②标出;同桌讨论后回答) (理由:a.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b.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设想是遥远的事情;c.没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
3、读第三段。(注意问句的读法指导)
4、科学家认为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这些设想即使实现了,也是遥远的事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
5、现在,我们就建造移民基地是否能够实现这一问题进行辩论。正方观点: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不能够实现。反方观点: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能够实现。(学生思考一分钟后老师组织辩论,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小结:不管能否实现移居,我们必须立足于现实,因为地球毕竟是人类目前为止最理想的生存之地。
……此处隐藏15769个字……移居《只有一个地球》的优秀教案11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2、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学习地球的有关知识,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理解语言文字,进而理解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4、初步培养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
2、理解题目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从而明白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产生要精心保护地球的理想并付诸行动。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交互式络教室。
2、课前布置同学们从图书馆,网络搜集收集有关地球在宇宙中样子的图片以及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被人类随意破坏而导致生态灾难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题。
1、谈话:我想考你们一个问题,回答时思路要尽量开阔一点:我们现在在哪里?
学生回答。(引到在地球上)
2、是呀,我们在常熟、在中国、也在地球上。
板书:地球
让我们深情的呼唤:地球,你好!
3、揭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一篇有关地球母亲的文章。
补完课题:只有一个地球
4、指导读题。
谈话: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感受?你又有什么疑问?
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提出初读要求:
①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边读边思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③想想课文围绕地球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学生初读。
3、检查初读结果
①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通句。
②交流课文围绕地球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相机板书:可爱渺小
资源有限
人类移居
精心保护
三、细读第一、二自然段,感悟地球的可爱渺小。
1、创设情境:
老师要带你们乘坐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神舟号宇宙飞船到太空去旅行。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的飞船马上就要升空了。好,飞船已经升到了太空,请睁开眼,观看太空美丽的景。
(播放太空行星运行的录象,地球逐渐清晰,最后定格)
2、交流: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3、水蓝色的星球就是我们的地球,喜欢吗?请用一句话,夸一夸我们的地球。
4、请同学们迅速地浏览课文的第一段,看看课文里是怎样赞美地球的。
学生交流,映示: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①请5、6名学生赛读,读出对地球的喜爱和赞美。
②引深:为什么称地球为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上网浏览。(学生浏览网页)
③学生交流浏览结果。
④再次进行有感情朗读。
6、默读1、2自然段,思考还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7、学生交流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1、2自然段。
的确,地球,这个蕴育丰富多采的生命的摇篮,这个人类慈爱的母亲,她是多么美丽壮观,而又渺小啊!
四、学习生字新词。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新词。
2、搜集人类破坏环境以及移居其他星球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6课《只有一个地球》(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你们对地球有哪些了解?
3、现在,就让我们再一次点击视频,跟随宇航员一起亲眼目睹我们美丽的,赖以生存的绿色家园。(放录像)
看了录像,你想说什么?
4、宇航员在太空遨游时又是怎样感叹的呢?谁来感叹一下?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指名读——齐读(很有感慨意味深长)
5、听了宇航员的感叹,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交流。)
二、自主探究性学习3、4、5、6、7自然段
1、导入:课文接着讲了资源有限和人类移居两个内容,你对哪个比较感兴趣,请选择一下。(请学生举手了解情况,请学一样内容的学生坐在一起。)
2、提出小组学习要求
①用喜欢的形式读相关段落
②组内交流读后的收获
③相互质疑
④打开相关网页浏览。
⑤相互解疑
⑥有感情地齐读相关段落。
3、进行小组学习(问学人类移居的学生,是否赞成移居的观点,并针对自己的观点找依据。)
4、交流学习收获
资源有限
1、一生交流,其他学生补充;一组交流,其他组补充;学习人类移居的学生可随时举手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发表自己的想法。
2、指导有感情读3、4、自然段
个别读,部分学生读,齐读。
人类移居
1、师:如果地球资源枯竭了,我们怎么办?有的人提出移居别处,你怎么认为?
2、建议来个辩论会。
把学生分成观点相反的两部分,学习资源有限的学生当观众,可随时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提出自己的疑问。
3、进行辩论
4、指导有感情读5、6、7自然段
师:茫茫宇宙,灿烂星河,只有地球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只有地球才孕育了如此丰富的生命世界,因此,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除此之外,我们别无去处。
(部分学生读,齐读。)
三、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同学们,你们忍心看着地球日益遭受破坏而无动于衷吗?你们想为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出一份力吗?为了生存,我们应该怎样做?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2、(点击让绿色永恒网页)大家的建议都不错。我们都想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上的生态环境,让绿色永恒。同学们,请站起来,让我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把你此刻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用我们的声音、我们的力量呼吁全人类。(齐读)
3、(点击绿色宣言网页)让我们向全人类发出绿色宣言。(学生在《热爱地球妈妈》的歌曲声中朗读)
四、延伸
1、(回到主页)作为地球村的小村民,宣传环保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就让我们动手设计保护地球的宣传语,进行一场设计环保公益广告的比赛。(课后)请同学们进入我要留言,在留言版中输入你设计的广告。在周五的赏识教育晨会时我们一起来评比,优秀的将写出来张贴在墙报上,并利用网络进行我们的环保宣传。
2、如果你学了课文后,还想多了解一些环保方面的知识,老师在主页上提供了两个网站,课后可以浏览。
文档为doc格式